009期曾女士解正卦成语OK
009期曾女士解正卦成语OK009期正版彩图挂牌
[红灯笼]:挂48
〖四字〗:契船求剑
〖六肖〗:虎猪兔羊鸡狗
〖门数〗:2.4门
〖火烧〗:猪
【词目】:契船求剑
【拼音】:qì chuán qiú jiàn
【解释】比喻拘泥成法,不知变通。后多作“刻舟求剑”。
【出自】:语本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,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。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”
【示例】世易俗异,事执舛殊,不能通其变,而一度以揆之。斯契船而求剑,守株而伺兔也。◎ 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【语法】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头脑不灵活。
契船求剑基本意思
契船求剑意思精修版
比喻拘泥成法,不知变通。语本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 楚 人有涉 江 者,其剑自舟中坠於水,遽契其舟,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。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”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世易俗异,事执舛殊,不能通其变,而一度以揆之。斯契船而求劒,守株而伺兔也。”后多作“刻舟求剑”。
01.《后汉书.卷五九.张衡列传》:「世易俗异,事埶舛殊,不能通其变,而一度以揆之,斯契船而求剑,守株而伺兔也。」
释义 义参「刻舟求剑」。见「刻舟求剑」条。典源此处所列为「刻舟求剑」之典源,提供参考。 《吕氏春秋.慎大览.察今》楚人有涉江1>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2>契3>其舟,曰:「是4>吾剑之所从坠。」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5>乎?以此故法为其国,与此同。时已徙矣,而法不徙,以此为治,岂不难哉? (1) 涉江:渡江。涉,乘船渡水。(2) 遽:立刻。(3) 契:刻。(4) 是:此处。(5) 惑:困惑。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「刻舟求剑」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 战国时,秦国丞相吕不韦在《吕氏春秋》一书中,阐述君王治理国政的道理。他认为君王治国应要符合时宜,不能一味沿袭旧法,因为环境会随着时间改变。他举了一个例子:楚国有人渡江时,剑掉到水里,他便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记号,说:「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。」等到船停了,他就从记号处下水找剑。可是船已经走动了,但落水的剑却不会动,这样找剑,不是很奇怪吗?如果用旧法治理国家,而不考虑时空的转变,就像这个求剑者的行为一样令人困惑。后来这个典源被浓缩成「刻舟求剑」,用来比喻拘泥固执,不知变通。书证
拆词解释
契:
殷商的始祖。古代刻木记事的书卷。 【组词】:「书契」。经双方同意所约定的文书,即合约、合同。 【组词】:「契约」、「房契」、「地契」。意志相合、投合。&nb...
船:
◎船 舩 chuán 〈名〉 (1)(形声。本义:水运工具。古称舟) (2)同本义 [boat;ship] 船,舟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古人言舟,汉人言船,毛以今语释古,故云舟即今之船也。” 小曰...
求:
◎求 裘 qiú 〈名〉 (1)(《说文》以“求”为“裘”之古文。省衣,象形。金文与战国古文作“求”。本是“裘衣”的“裘”。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,所以甲骨文在“衣”字外加毛。表示裘衣。本义:皮衣) (2...
剑:
◎剑 劍、劒 jiàn 〈名〉 (1)(形声。从刀,佥(qiān)声。本义:古代兵器。长刃两面,中间有脊,短柄) (2)同本义 [sword;dagger;sabre] 劒,人所带兵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
【曾女士】歪解四肖:猪虎羊马
【曾女士】歪解三码:04.16.25.37